“在這個年紀愛上你,不因為你有車有房,只是那天陽光很好,你穿了白襯衫,兜里揣著一包辣條!标P于辣條的段子,這一條最能傳達人們的感受,可以說戳在心里了。
不過,再美好的情感也經不住一盆真相冷水的澆淋——如果知道當年揣在兜里的那包辣條出自一家無證黑作坊,各種添加、各種超標,恐怕那天的陽光就不那么好,甚至可能會覺得刺眼,整個人都不好了。
最近有媒體梳理發(fā)現,自2015年至今,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yè)的195批次產品上了食藥監(jiān)部門的黑名單。這些問題企業(yè)中僅有49家擁有注冊商標。而不合格產品中,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這3種甜味劑出現了64次,占32.82%。根據國家關于食品添加劑的規(guī)定,糖精鈉不能用于調味面制品。
看到這種情況,不少網友表示要“趕緊吃包辣條壓壓驚”。當然,光壓驚是不行的,找到產生讓人“驚”的問題的根源,并將其清除掉,還辣條市場一份清凈安寧,讓它真正成為陽光般美好的零食,才是該正兒八經“趕緊”干的事。
從媒體調查看,辣條市場之亂,最大的問題在于標準缺失。而盡快出臺相關標準,完善相關法規(guī)體系,就是當務之急。此前,關于辣條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范圍,各地一直存在爭議,甚至出現地方標準“打架”的情況。比如,按照寧夏的地方標準,辣條為方便食品,不得添加甜蜜素,而依據河南省地方標準,辣條執(zhí)行糕點類標準,允許限量添加甜蜜素。此外,辣條產品各地名稱不同,添加劑使用的種類以及用量也有差別,并且檢測依據不一,導致很多產品異地銷售得不到認可。安徽省執(zhí)行的是膨化食品的標準,而遼寧是按河南省的地方標準,因此完全一樣的產品在不同省份銷售可能出現不一樣的檢測結果。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媒體曝光辣條市場存在問題不久,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牽頭組織來自食品科研機構、高校及食品企業(yè)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相關企業(yè)對辣條產品生產情況進行調研。本次調研就是為出臺新的國家標準做準備。據悉,調味面制品(即俗稱的辣條)國家標準草稿目前正在制定過程中,而行業(yè)標準已經制定完畢等待公示。這些標準對辣條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檢測標準等擬作出規(guī)范,其出臺有望終結往日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混亂局面。
當然,標準法規(guī)只是提供了規(guī)范市場秩序的依據,具體到如何進行監(jiān)管,能否收到最佳成效,則還要看監(jiān)管部門的智慧和方法。有人說,既然出問題的多是小作坊,那么把它們都關掉不就結了?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監(jiān)管邏輯,簡單粗暴,顯然不可取。食品安全領域知名學者朱毅認為,小作坊盡管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小的不一定就是壞的,小作坊也可以成長為龍頭企業(yè),做成百年老店,小的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安全食品。出問題的小作坊要嚴查嚴懲,而合法有前途的小作坊則要引領幫扶。要知道,幫出一個良心好作坊,就是消滅一個問題黑作坊,F在許多地方對小作坊監(jiān)管不是簡單地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給食品小作坊提出符合實際的要求,抓住原料安全和添加劑使用規(guī)范兩個重點,落實進貨檢驗記錄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這種以嚴格的制度把小作坊納入監(jiān)管視野,引導其規(guī)范發(fā)展的監(jiān)管思路,值得稱道。
愛辣條更愛健康安全,這是必須的。對于這一已經走向世界的中國特色小食品,國人自然是愿意它越來越好吃,市場也越來越規(guī)范。如果能出現世界級的品牌企業(yè),其影響力大到人人兜里揣著一包辣條,這樣,自然更是極好的。胡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