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3月16日消息(記者沈靜文 實習記者宋爽)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教育,對國家是立國之本,對家庭則是一生大計。從幼兒入園,到初中升學,再到考學和高等教育,孩子的受教育之路,被家長寄予最大的期待。在今天(16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這些關切一一回應。
幼兒園,大多數(shù)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的第一步。能否入園、入什么園,是許多年輕父母焦慮的起點。事實上,2017年,我國學前三年在園的幼兒4600萬人,適齡兒童毛入園率79.6%,比五年前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中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坦誠,師資隊伍的缺口是發(fā)展學前教育不容回避的問題。
陳寶生說,教育部對教師、保育員和學生的比例有一個基本要求,大體上老師是1:15,保育員是1:30,每個班兩個教師、一個保育員。目前國內(nèi)教師缺口達71萬,保育員缺口達76萬。國家衛(wèi)計委預計,到2020年有431萬幼兒到達入園年齡,兩部分加起來,我國到2020年將缺少100萬名教師和90萬名保育員。
陳寶生認為,讓幼教行業(yè)留得住人,要靠待遇,也要靠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他表示,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主要是民辦幼兒園,低工資、低待遇,一個幼兒老師2000、3000元的工資不能安心從教、從保,很多幼師畢業(yè)的學生不愿到幼兒園去工作,所以要努力提高幼師、保教人員的待遇,尊重他們的勞動,未來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
進入義務教育階段,今年的關鍵詞是“減負”。上月底,教育部等四部門下發(fā)《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全面啟動拉網(wǎng)式摸底排查,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突出問題。陳寶生強調,校外培訓機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正常教學的有益補充,此次治理整頓并非要關閉校外培訓市場,而是要規(guī)范秩序。
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陳寶生表示,上海、浙江去年率先實行的“新高考”有效牽動高中教學改革、推動素質教育發(fā)展、促進學業(yè)水平考評方式改革,但試點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自主選課的空間有多大,選修課的難度系數(shù)如何設計,走班上課如何組織等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高考改革穩(wěn)步推進,陳寶生說,改革的原則是時間服從質量。據(jù)介紹,目前,上海、浙江已經(jīng)在試點的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方案。去年在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指導這四個省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此外,從今年起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